Home 攻略指南 【我才跟牠不一樣!】黃頭鷺、夜鷺、黑冠麻鷺?

【我才跟牠不一樣!】黃頭鷺、夜鷺、黑冠麻鷺?

撰文|李宜龍 編輯|蘇于寬 審定|林大利 繪製|黃品瑄、顏吟竹

夜鷺 Black-crowned Night Heron

夜鷺aka南崁企鵝

夜鷺在臺灣屬於全年常見的留鳥,屬於一般類野生動物。但部分個體可能會遷移至東南亞度冬; 4-9月為繁殖期。會與其他鷺科鳥類集體營巢,。每次產下3-7顆蛋,約21-22天後孵化。

有姜太公在水邊夜釣的形容,是因為夜鷺時常在水邊活動,會靜靜移動至於食物聚集之處佇立,等待時機捕捉,食性偏好魚蝦、貝類及水生昆蟲。

黑冠麻鷺 Malayan Night Heron

黑冠麻鷺aka大笨鳥

黑冠麻鷺在臺灣屬於普遍的留鳥,為一般類野生動物。雖然黑冠麻鷺既不是臺灣特有種,也不是特有亞種的鳥類,但是,對許多國外的賞鳥人來說,比起東南亞的森林,臺灣是全世界最容易見到黑冠麻鷺的地方。

你可曾看過牠那令人「無法抗拒的藍色眼睛?」因為黑冠麻鷺在求偶期間眼先及眼環的顏色會由藍灰色加深至藍色,直到配對下蛋後顏色才會逐漸退回原色。

黃頭鷺 Cattle Egret

黃頭鷺aka牛背鷺

黃頭鷺學名中的屬名Bubulcus 有牛群的意思,ibis則有鷺鳥的意思,可見其命名與習性相關,由於時常與牛群活動,俗名又稱牛背鷺,牠們會隨著大型動物遷移,並捕食動物身上的寄生蟲,在臺灣為一般類野生動物。

而台灣的族群則會遷移至南洋;隔年春夏在飛回台灣繁殖,整群的黃頭鷺一同飛起而有了「萬鷺朝鳳」美景。

【我才跟他不一樣!】除了獲得讀者熱烈迴響,不斷有教育工作者索取授權作為教案,也有許多爸爸媽媽來信希望能製作成實體的圖卡或讀物,終於我們成功實踐這件事!

閱讀【 我才跟牠不一樣!】相似動物插畫繪本

Introduction幫助窩窩走下去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,

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。

支持窩窩

相關文章

【我才跟他不一樣!】水獺?海獺?還是河狸?

【我才跟他不一樣!】穿山甲?食蟻獸?還是犰狳??

【我才跟他不一樣!】猩猩?猴子?狒狒?猿?誰是誰啦?

【我才跟他不一樣!】馴鹿?麋鹿?還是駝鹿?

【我才跟他不一樣!】刺蝟?豪豬?還是針鼴?

【我才跟他不一樣!】海象、海牛、儒艮 搞得懂嗎?

作者: Phil 酥酥“ 有兩個方式可以逃離生活的苦難 —— 音樂,以及貓。” 阿爾伯特·史懷哲

【影像敘事】肉豬的最後一哩路【山夢嫻專欄】國際導盲犬日,可以做什麼呢?使用忌避措施,與鯨豚朋友更友善的相處動物冷知識|鯨魚小祕密 動物冷知識|野動獸醫師小祕密